入堂祭奠,流程复杂,不过杨彦全应付的不错,文仪也对其稍有改观。n
之后,文彬舟请文仪领着杨彦全去后堂休息片刻。n
步入庭院,二者并肩而行。n
“老夫托大,喊你一声保贤可否?”n
“先生随意。”n
“保贤,年方几何?”n
“二十有二。”n
“家中可有亲长?”n
“父母早逝,孑然一身。”n
“听闻保贤是循吏出身?”n
“初为驿吏,后迁墟市司录事、墟市司押司、州府孔目。”n
“初闻保贤为押司,如今却已成了砦官,真是俊才啊。”n
“不敢当,全靠官长提携。”n
二人入堂落座,仆人奉上茶水。n
这种近乎相亲似的盘问让杨彦全有些厌烦,一看此人就是个老学究,年龄不大张口闭口就是老夫,重规矩不知变通,这门亲事不成也罢。n
“杨某也从文公那里听闻过先生,先生耕读传家,世居庐陵,有一女待字闺中。n
可惜杨某学识浅薄,粗鄙不堪,不然也愿求娶文家女。”杨彦全没工夫再和文仪磨唧,看这老学究的架势应该还在思考当年自己岳丈是如何问自己的。索性就由杨彦全把话说透:杨某配不上令千金,请你另寻良媒嫁女。n
“杨知寨要违背文族叔的遗愿?”文仪有些气恼,从文小小提起此事后文仪家中已经开始给女儿备嫁妆了,准备了这么长时间,你杨彦全一句话说拒就拒了?n
“不敢,文公对杨某有提携大恩。只是杨某看先生略显踌躇,心中似有别的考虑。不如就由杨某替先生说吧。n
杨某身负残疾,日后在官场上必定是命运多舛,一朝不慎便是落魄下场,为先生女儿的幸福,先生也不该将女儿嫁给杨某。”杨彦全坦然道。n
“老夫从未说过……”n
“可是先生已经在想了,何苦又为难呢?”n
杨彦全反客为主,想尽早结束这桩事情,归根到底庐陵文氏在士林没什么名气,顶多算是个小地主,杨彦全攀也要攀大树,妾可以随便纳,但正妻只有一位。n
“也罢,此事确实是老夫对不住保贤了。”文仪一脸羞愧道。n
在旁人看来杨彦全确实上限不高,要家世没家世,身体还残疾,靠着钻研经营侥幸当了一个砦官。n
“无妨,愿令千金另觅良缘,杨某告辞。”n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