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上述讨论,甚至不止局限于人类这种受困于基础物理法则的生物。
基金会之所以会研究“意识”的本质,是因为在陆明原本的宇宙,确实有许多力量堪比神明的存在,也拥有意识,可以交流,甚至会快乐,会痛苦,会表达情绪。
对祂们而言,意识本不是必需品——当你生来就比一颗星球上的所有存在都强大,当你可以凭借直觉计算出漫天星辰的位置,确定自己在宇宙中坐标,甚至生态位,你为什么还需要“意识”?
答案是,即使那些生而强大的存在,也有力所不及之处。
祂们那足以踏平大地,击坠星辰的力量,依旧不够,不足以让祂们平静地面对宇宙的虚无。
祂们依旧需要构筑出自己的虚拟机,当作“杠杆”,去撬动、占有、利用更加强大的力量。
无论你是弱小的动物还是强大的神明,意识,都是你不得不使用的,通往更高层次力量的钥匙。
就像人类需要意识来学会如何钻木取火,驯养野兽,猎杀天敌,构筑城池。
那些足以被称为“神明”的存在,也需要用意识去学会如何横渡虚空,征服文明,点燃群星,熄灭太阳。
至高以下,无神痴愚。
否则祂们便只是另一种野兽。
那些黑暗巨人便是如此,陆明眼前的索拉里斯星,亦然。
它必然是有意识的存在——一个独霸整颗星球,将生态位抹平的单一级生命体,绝不可能甘于痴愚。
它肯定有自己向更高层次跃升的欲望,也肯定有自己的权能。
“合格的生物硬件+意识,等于‘人’。
“级生命+意识,才等于神,”
陆明的目光在苍白的海平面上扫视,自言自语:
“来,让我看看,你到底能做什么?
“你的‘权能’究竟是什么,以至于能洞悉未来的七肢桶和索迪亚克,都要我过来一趟。”
话音未落。
远处,宇宙大帝的模型,忽然失去了颜色。
它迅变成了胶质海洋的苍白色,化为水流,轰然落下。
就这么消失了。
少年偏了偏头。
这啥意思?
下一秒。
海面上再次出现了纯白色的几何结构。
这次出现的并非巨大平台,而是一个类似冰箱大小的立方体。
立方体如同之前的平台般悬浮而出,这次没有离开海平面太远,而是悬在海上半米的位置。
紧接着,“冰箱”开始自我雕琢。
几秒钟时间,一个标准人类的形象被雕刻出来,而后着色。
陆明眨了眨眼。
啥意思,雕出个活人来跟我说话?
还行,挺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