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到“规则是经验总结”,这符合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念。
制度经济学认为,社会规则、法律、习俗是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演化结果。
但有三个问题:
1。规则往往滞后于现实;
2。规则是既得利益群体制定的;
3。规则适用于大多数人,却不适用于想要“跃迁”的人。
道格拉斯·诺斯曾指出:
制度本质上是限制性的,它规范了行为,但也限制了创新。
因此,一个人的成长路径是:
?小学阶段:学习规则;
?大学阶段:分析规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研究生及以上:反思规则,甚至挑战规则。
也就是说,“逆向思维”其实是高层次制度适应与创新行为。
?
四、“抬头看路”:是理性冒险还是非理性?
你用“打螺丝的人不要抬头看路”来比喻普通人按部就班;而“看路的人是落难凤凰”,这在经济学里可以转化为:
1。风险投资模型
?打螺丝是确定性投资,回报可预期,波动小;
?抬头看路是高风险创业,短期投入大,失败概率高,但一旦成功,回报是非线性的。
2。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UtilityTheory)
逆向选择的人,不是反规则者,而是根据自身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了期望效用更高的路径。
比如:
?你愿意花三年去读博,别人选择直接就业;
?你选择自由职业,别人选择大厂“铁饭碗”。
从外部看你是“落难凤凰”,但从经济学视角看,你是在做动态最优化选择:牺牲短期稳定,博取长期红利。
这与“九死一生”的说法其实一致,即:
?在大部分人不愿意涉足的高风险区间,剩余收益空间最大。
?
五、机会成本与非主流路径
再从机会成本角度分析:
选择A,就等于放弃了B。你是否理性,关键不在于“走得对不对”,而在于“走得值不值”。
你选择“逆道而行”:
?看起来放弃了稳定、从众、认同;
?实际上赢得了自由、独特性、高期望收益的未来。
比如:
?你不上班,而是在研究经济学;
?你不买车,而选择投资自己;
?你不追随流行,而是做冷门但扎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