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国母,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
只是听说,从未见过如此浩大的场景。
李承乾双手负背,看着李世民的战车缓缓的驶向了朱雀门。
直到李世民登上城楼,看见李承乾的时候,嘴角的笑,怎么也压制不住。
“陛下,这边请。”
本想跟李承乾聊几句,可李世民直接被王泉指引着走向了主位龙椅的方向。
刚坐下。
咚咚咚~
鼓声再次雷动,城墙上士卒双手继续挥舞着旗帜。
打着暗号。
右边的纥干承基都快忙疯了,看着旗帜打起来了,连忙喊道:“快,快,快。”
“接下来,有请为大唐出生入死将士的尸骨,他们牺牲在了保卫大唐的战场之上,他们是大唐最忠心的勇士。此时阅兵仪式,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不忍他们埋骨他乡,特意吩咐了领兵将军,务必要尽量找回他们的尸骨,带他们回长安,带他们回来看看用生命守护的大唐都城,是如何繁荣,如何强盛的。”
“在此,太子殿下还为这些忠勇将士做了一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此诗一出,不少的文臣眼前一亮。
就连武将们都有了那种景象。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多么豪迈霸气。
“太子殿下希望为大唐将士特寻一处能够看见长安城的烈士陵园,希望让为大唐献出生命的将士们能够长眠于此,同时也会受到大唐百姓的香火。”
“大唐太子诏: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但使龙城飞将在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明日孤将亲自送大唐忠魂前往烈士陵园,如有感恩之百姓,亦可前往。”
哗!
太子亲自送陵?
这是何等的荣耀?
呜呜呜~
不少接到这次突厥死亡家书的家眷,纷纷哭泣了起来。
噗通~
对着城墙的方向,直接跪了下来。
孩子,妇人,老人三三两两跪下,嘴里念着:“谢太子殿下大恩。。。。。。。”
李承乾见到这一幕,也是感动的仰头。
想到突厥战场上牺牲的将士,虽然数字不多,可那也是数千人。
相当于大唐数千个家庭的孩子。
用大唐军旗裹着的长盒子,里面就是死去将士的骨灰,由另外的将士捧在手中,走过了长长的阅兵仪式。
在解说下,百姓和大臣们明白了,此次牺牲的将士,九成都在这里了。
还有一成,那是实在找不到了。
但名字,会永记在烈士陵园,李承乾依然会给其立衣冠冢。
骨灰方阵走过去了,同样是走进了朱雀门。
毕竟这只是对百姓们一种交代,并不真正属于此次阅兵仪式,所以就走了一半。
接下来,才是正戏。
感动过后,迎接真正的大唐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