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听澜垂静坐。
他比谁都清楚,眼前这位看似温婉慈和的太后,所思所虑,绝不仅仅是蜀地那一场叛乱。
她的目光,早已越过了成都府,投向了更远,更深的地方。
许久。
赵静宸才终于缓缓开口。
“沈相所虑,甚是。”
她的声音依旧温和。
“安抚,可以。”
她轻轻颔,“但哀家,有两个条件。”
沈听澜精神猛地一振!
来了!
他立刻躬身,态度愈恭谨:“请太后示下,臣洗耳恭听。”
“其一。”
“那石头既受朝廷招安,便是……我大周的臣子了。”
她刻意停顿了一下,加重了“臣子”二字。
“他先前攻城掠地,抢掠所得的那些粮食、金银、财物……”
“那是民脂民膏,是朝廷的府库!岂能由他一个反贼出身之人,私自把持?”
“诏安之后,所有缴获,必须全数上缴!”
“一粒米,一文钱,都不能落下!”
“由朝廷统一调配处置,用以赈济受灾州县,安抚地方。”
沈听澜心中剧震!
好狠的手段!
这哪里是要收回财物?
这分明是要抽掉那石头的根基!断了他的粮草!
没了粮食和金钱,看他拿什么去养活手下那数万嗷嗷待哺的流民乱兵?
人心一散,军心必乱!
到时候,那所谓的蜀地安抚副使,不过是个笑话!
“太后英明!”
沈听澜这一声赞叹,自肺腑。
“臣立刻便将此条,明明白白写入诏书之中!”
赵静宸对他的反应很满意,微微颔,玉指轻轻敲击着软榻扶手。
她继续说道,“其二。”
“跟着他起事的那些人,都是些什么货色?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匪性难驯,聚在一起,终究是祸患!”
“今日能反官府,明日就能反他石头,后日,就能再反朝廷!”
“诏安之后,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