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来到这片天地,胡惟庸虽时常偷懒,但唯独健身和练字这两件事从不懈怠。
前者是为了能长久潇洒,不必担心十几年后徒留遗憾。
后者则是面子工程。
或许是穿越带来的意外之喜,胡大老爷对身体的掌控力提升了不少,字迹也因此越发俊逸。
就在此时,如诗舞毕,气喘吁吁、香汗淋漓地走到胡惟庸身旁。
谁料她一眼看去,便深陷其中。
(本章完)
------------
“一世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如诗逐字逐句地念诵。
越读,她的脸色越红!
天哪!
如此凄美、如此深情……
不得不说,这首纳兰性德为悼念亡妻所作的诗,确实不凡。
更妙的是,这首诗在此时此刻此地,竟莫名增添了几分别的意味。
毕竟,以景喻人、以物喻人之类的手法,在诗词创作中屡见不鲜。
因此,如诗的想象也不足为奇。
这首诗在胡惟庸笔下,显得格外凄凉、悲痛。
仿佛在诉说,佳人虽在身旁,却若即若离、不愿亲近,始终无法一亲芳泽的苦楚与哀思。
如诗姑娘虽平日识文断字,对诗词也略通一二。
但哪里见过这等一首接着一首的好诗,如潮水般涌出的才子?
一时间,如诗整个人都痴了。
在此时的她眼中,胡惟庸已不仅仅是个有望从白身富商转型为耕读传家的潜力股。
在此时的她眼中,胡惟庸在发光!
那光芒,璀璨夺目!
有情有义、才华横溢、情深似海……
天哪!
尽管早已告诫自己莫信话本中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现实中多是薄情人的如诗,此时也难免心旌摇曳、情难自已。
看着放下笔、眼中泛红的胡惟庸,如诗脑中热血上涌。
如诗如同雏燕归巢般扑向胡惟庸,双臂紧紧缠住他的脖颈。
她将头轻轻靠在他颈间,像一只温顺的小猫,闭目轻蹭。
红唇微启,低语道:“公子,请怜惜我。”
胡惟庸闻言,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得逞的笑意。
他心中暗笑,果然,老套路虽旧,效果却依然显著。
才子佳人的故事虽老掉牙,但无论是当下还是几百年后,依旧能让无数女子心动不已。
如今,这不正是明证吗?
他毫不迟疑地将怀中的温香软玉抱起,大步朝内室的床榻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