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连悲伤都找不到方向!
过了许久,才缓过劲儿来。
那种深入骨髓的痛苦这才汹涌而出。
他自己经历过类似的折磨,所以,老朱立刻明白了朱允熥话语中的深意。
“可怜的孩子!”老朱把他搂进怀里,紧紧抱住。
原来自己一直误会他了。
这个孩子并非无情无义、生性冷漠,对父亲之死毫无触动。
而是因为太过悲伤,太过痛苦,以至于无法自拔,如同行尸走肉般苟活。
没有情绪波动,既不悲也不喜。
因此,在旁人看来,他似乎缺乏情感,父亲去世了也没有哀伤,算不上孝顺!
想起《大明日报》上那篇《我的父亲》。
若非对父亲有着深刻的记忆与爱,又怎能写出如此直白且饱含思念的文章呢?
这一刻,老朱豁然开朗。
他既感到内疚,又满是惋惜。
得承受多大的悲伤,才能让他数月都无法走出阴影啊!
朱允熥断断续续地啜泣道:“父亲在世时,总盼着我能成熟些,担起重任。”
“父亲觉得我很懦弱。”
“我也想做父亲的好儿子,就在被窝里一遍遍提醒自己要勇敢点,别再胆小。”
“可我始终做不到。”
“我什么都不敢,只能一个人待在房里胡思乱想。”
“想着家里的事,朝廷的事,大明的事,天下的事,还有如何帮父亲一把。”
“想让父亲开心,不想让父亲失望。”
“可最终我什么也没做成。”
“我只是一个人,反复地想啊,想啊……”
“想了又想,还是什么都做不了。”
“直到父亲离开,我才变得勇敢。”
“我再也不胆怯,不再恐惧,不再害怕。”
“我现在什么都不怕了。”
“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皇爷爷,这有什么意义呢!”
“父亲已经不在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父亲看不见这一切了!”
“是我这个不孝子啊!”
“呜呜呜……”
哭到最后,朱允熥完全沉浸其中,表演得十分投入,早已分不**假。
在众人看来,他哭得愈发悲痛,泪水似决堤一般倾泻而出。整个殿堂中的文武官员,都被他的哀伤情绪深深触动。
老朱紧紧搂着他,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难怪这孩子最近性情大变。
不止一人向老朱提及此事。
他们说,朱允熥从前胆怯懦弱,断不会做出在朝堂上要求继承皇位这般大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