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自愿登台之人?”
荀彧照旧,将露脸的机会让给了台下。
众人互相看看,稍显寂静。
荀彧也不着急,耐心等着。
毕竟赋不比诗,还是需要一定的文学功底。
似之前农夫那等荒唐事,大概率不会有了。
果不出所料。
片刻后。
“我去!”
一位衣着文雅,面容俊朗的青年率先自荐。
“请吧。”
荀彧伸手示意,仅从气质外形看最差也是寒门子弟。
“在下王炜,徐州琅琊人士。”
“王。。。”
荀彧喃喃低语,眼中多了些兴趣,“与已故荆州刺史王睿可有关系?”
王炜面露尴尬,“没有。”
原来不是琅琊王氏。
荀彧恢复如常,也没再多言,“请吧。”
“在下思得一首《红妆赋》。”
王炜深吸一口气,朗声道,“临水照影,对月描眉。榴齿含贝,柳腰束素。步生莲而香袅,语如莺而韵长。忽垂首而弄带,复抬眼以流光。使宋玉搁笔,令韩寿偷香。”
荀彧听后暗暗点头。
还不错!
水平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可有挑战者?”
“我去!”
询问声罢,立刻有人走入台上。
世间万事,最难莫过于首开先河——毕竟只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心惊胆颤。
“一首《醉颜赋》,请指教。”
“请吧。”
“酒染霞色,香融脂痕。簪斜欲堕,髻松半倾。笑指银蟾共饮,嗔将玉盏遮唇。若非姑射仙子,定是瑶台谪人。”
荀彧捋须颔首,再次露出认可之色。
也还不错!
不过既是比试,自有胜负之分。
稍做思考后,还是觉得《红妆赋》略胜一筹。
这人只能没落离去。
紧接着,又有数人上台挑战。
吟诵出《寒夜赋》,《罗袜赋》等等,不过仍是不敌《红妆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