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孝的太子朱标心想。
又想起父皇之前对自己的教导,要他灵活看待事物。结合当前情况,朱标对父皇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看来,自己还需要向父皇多多学习啊!
一直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朱标总觉得父皇的做法不对。
朱标在听完了韩成的多次暗示后,对后世文官们的作为有了新的认识。这些所谓的饱读诗书之辈,在明朝覆灭后的种种行为,让他对父亲朱元璋的决策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开始重新审视父亲的行为,并决心向父亲学习一些旁人无法传授的知识。
韩成听罢朱元璋的话,对他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表示钦佩,同时也忍不住叹息。尽管他已经尽力了,却仍难以迅速将朱元璋父子带入新的时代。
“我所说的这个制度叫军机处,是清朝雍正皇帝创立的。最初是为了应对西北战事而设,负责紧急军务并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虽有其职,却多由其他部门兼任……随着时间推移,军机处逐渐成为清朝的核心权力机构,全权掌控军政事务,直接受皇帝指挥,堪称皇帝的私人顾问团。然而,它名义上一直被视为临时机构,无固定办公场所与官员编制,也无明确品级和薪酬。其发布的诏令不经内阁,直接传达给相关人士……”
韩成娓娓道来,详细解释了军机处的运作方式。一番话下来,总算把他知道的相关信息全部讲完。
“想不到大明也有如此高明之人,这雍正确实非同一般。”朱元璋感叹道。
------------
朱元璋说话向来务实。即便得知后世诸多文官的劣迹让他心生反感,但当听到雍正创立的军机处及其相关举措后,还是忍不住赞赏。
“我认为,这位声望不如康熙、乾隆的雍正,实际上更为难得。那两位即便竭力追赶,也无法企及。”
尤其那个挥霍无度、不知珍惜的皇孙乾隆,若非他祖父为他解决了诸多难题,留下的根基足够深厚,他想活得那么逍遥自在,四处吹嘘所谓的盛世,又怎会成为可能?
韩成听后,点头表示赞同朱元璋的观点。
相较于名声显赫的康熙与乾隆,夹在两人之间的雍正虽不起眼,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
“这个临时机构,没有固定的成员,也没有品级,看似地位不高却权力很大……这确实是个绝妙的办法!
比起内阁,它更能强化皇权,确保皇权不会旁落,同时也能减少朝廷内部的争斗……”
朱元璋低声重复着从韩成那里得知的军机处的特点,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思索的光芒。
旁边的朱标也陷入了深思,内心满是震撼。
朱标学习了不少知识,并跟随朱元璋处理政务已有数年。
再加上他了解内阁和各种官职机构的功能后,在听完韩成介绍军机处之后,很快意识到它的诸多优点。
他万万没想到,真的能创立如此出色的事物。
震惊之余,朱标的观念也发生了一些转变。
若不是父皇坚持要听听这个军机处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恐怕就要错失这等良机了!
这让朱标警觉起来。
告诫自己,必须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
今后无论多么看不起对方,都要慎重对待,看看是否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学习敌人之长,再用其长处反制敌人。
这种想法无疑非常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