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梯推上前时也完全由人在车内控制,比起之前由人在车外推动云梯到城下架云梯要减少许多人员伤亡。
而在云梯顶端的变动就更大,她把顶部也做大成一个可容纳十人站的小平台,约有两米宽,在平台后面再搭上攀上云梯顶端的副梯,同时在副梯的两侧还设有脚踏以及扶手,这样即使被守城的人占据顶端平台反攻朝下扔石头时,站在楼梯上的士兵也可以迅地绕到梯子外侧站在脚踏握住扶手躲过。
云梯顶部因为是平台设置,不用像之前的云梯那样用勾爪之类的东西固定在城墙上,活动性也更大。
华君的设计就是先让人站在云梯上,把云梯升高至城墙高度,在云梯推向城墙的时候,事先站在云梯上的攻城兵站在平行的水平线上将炸弹扔到对方城楼上,先把楼城的那部分人炸平,待云梯与城楼靠齐,对方的人马还没有立即补充上时,立即从炸开的品子登上去。
为防对方弓箭射击,她在云梯顶端的平台上也加了顶,还配有两个盾手执盾,若箭对方射箭,可立即举盾抵挡。
这种云梯看似笨重,但华君以滑轮组原理让人以脚踏驱动前行,同时底部的轮子设成履带状,这样虽不若之前轻便,实战能力却大大的提升了。
华君倒是想制火枪,可她除了知道枪管里有膛线外对手枪、冲锋枪的制造原理连一点概率都没有,只好作罢。
炮弹是怎样从炮里面射出去的?
她不知道,所以只能设计投石车投掷炸弹。
她坐在书房里看着面前摆的冷兵器军事器械,扶额低叹,她就是个文盲啊,军事文盲。
除了在这方面弄点小改良外,现代社会的强大军事设备她一样也不会弄,这带兵打仗行军布阵她一样也不懂。
不懂,战报传回来也得听啊。
底下的人召开军事会议她得听啊。
孙子兵法,她听说过,也隐约知道三十六计里的一些计策,可搬到这里来,不会用,真不会用。
好在底下的将才不少,都会打仗,虽说之前兵力不足,把彭城郡占下没几天就在宋国的重兵压制下败退了,如今攻城车和火药炸弹投石机一出,又扳回一城。
彭城什么的,我的了。
古人作战,喜欢先是弓箭射一番,再是骑兵冲阵。
到华君这里,别人的弓箭对她的弓弩,射程和威力上高别人不是一点两点,别人还没到射程内,她这边的弩箭就已像雨点般洒下来了。
当然,两边都有盾保护,射两拨估计着对方躲好了,那就换队型了,骑兵冲阵。
冲吧,骑兵一冲过来,炸弹投过去,炸开。
巨大轰鸣声惊得马匹嘶叫掀蹄子撂人。
炸弹落下的地方,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这些华君没亲眼见,都是韩律回来告诉他的。
虽说这些东西是她“抄袭”来的,可让她上战场亲自去看自己抄袭来的东西害死多少人,她会做噩梦。
说她自欺欺人,做缩头龟掩耳盗铃也罢。
战场上没有仁慈,两军交战不能手软。
战争,有时是为了权利,却也能带来和平。
这不到秋收季节了嘛,打下城池后,召集百姓收割粮草,一半归公,一半按每户人口分派粮食,再把占领下的土地也以幽岚城的土地管理办法均分下去。
他们不能光打仗,要治理好打下的每一片土地,只有民生稳了,后方才能稳,军事力量才能更加强大。
得民心者得天下,至古名言。
炸药的出现引起南北两朝的震动,北魏朝廷派出钦差大臣来调查,同时重兵压在洛城外。
南朝震惊之余,立即派重兵压在彭城郡外抵御他们的进攻。
彭郡离宋国的都城不远,就隔了那么三四个郡,刘宋皇帝的老窝子在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