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君累,韩律更累,累得像条狗似的成天到处爬。
按照以前的朝廷惯例,宰相作为百官之,不管兵。
但他坐在宰相的位置上还顶着个兵部尚书衔,华君又把他当军师使,成天让他出主意。
他以前以为宫主好伺候,等宫主摄政后她才现她比城主还难伺候。
城主虽然性喜猜忌,但一门心思扑在养兵打仗扩张上,对底下的百姓那是无为而治,完全由得宫主折腾。
可如今倒好,宫主折腾到他这里来了。
制军械设备就设吧,宫主那脑子可是奇思妙想无穷,一天一个新想法,宫主动动嘴皮子,画个简易的设计图,他得按照那个凭想象画出来的设计图制成实用的东西。
韩律在这点不敢腹诽,毕竟华君让他弄得那些都是派上大用场的东西,虽说细节处还有不足,但在大方面,确实提高军队的能力。
可让他制法典?
韩律真是欲哭无泪,他真想看看宫主脑子里装的是什么?
前阵子刚把《军事管理条例》和之前定的关于管理底下农户的规定制成《田地管理条列》颁布下去,这又要制成什么“大律法”,要求涵盖官员管治、治安管控,还要制定什么工商贸易管理条例、教育管理条例?
教育管理条例是什么?
有钱的人请个夫子教读书识字,再请几个武师教点功夫,需要什么教育管理条例?
宫主金口玉言地说了,以后要成立官学,由朝中出钱,但凡三岁以上的孩子都得送去读书,学识字,学骑马射箭行军打仗,十六岁才算毕业送去战场。
未毕业者,不能成亲立业。
现在军业这么紧张,华君想干就干,居然拨款给他让他准备材料盖“学校”。
华君还要去担任什么“校长”。
韩律觉得不是自己疯了就是华君疯了。
他能不听吗?
他不能,因为那是宫主、是城主闭关前指定的人,宫主说的每一句话都代表城主——即使打死他也不会相信城主会说出那些话来,甚至城主可能也不会认同宫主的一些做法,可如今宫主的一言一行行使的都是城主的权利,谁都必须听。
不听,那就是违令,违令者死!
这是城主的铁令,从无例外。
学校分为两种,一种为“太学”,一种为“幼学”。
“幼学”是三至十岁孩子读书的地方,“太学”是十至十六岁孩子读书的地方。
“幼学”是抵基础底子的地方,而“太学”则是专精训练。
华君让韩律先盖“太学”。
在幽岚城的东边还留有空地,离太极宫相距几条大街。
华君把“太学”校址远在那。
她把内城宫阙建造的工程停了,建城阙的材料挪来盖了学校。
材料、工匠、地皮都是现成的,土木工程有一个好处就是建起来快。
把地基夯地,打上地基、台基,柱子座,上房柱,砌墙、上门窗,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华君先让人把学校占地以围墙围起来,再盖教室和训练场地。
目前急需的是用兵人才,她的目的就是把这第一所“太学”做为军事摇篮,专门培养各类型军事型人才。
她担任第一任校长。
教官是她经过重重筛选从军队和凤轩门里挑出来的,课本,有传下来的古藉,也有一些凤轩门搜罗到的绝技秘笈。
她的计划比较长远,建学的范围也很广范,目前只能从最要紧的着手,先把最急需的课程开设上,以后再慢慢增添别的课程,毕竟盖教学场地也需要时间和财力、人力、物力。
学校招生第一天,华君亲自站在学校前的广场上宣布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