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西夏文字有个缺点,书写非常复杂,推广并不容易,也只有聪明的人,能认全。当初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命令大臣野利仁荣创建文字时候,为了区别汉字,字创造的非常复杂。
相对来说,扶桑国,高丽国的文字还能看懂个大概,这党项文字远看都认识,近看一个都不认识。
第二天,胡湘视察了一处有党项人干活的砖场。
这个砖厂是宋河大哥宋洋开办的。
但实际管理干活的是党项人。
党项人干活,一般都是包工制,要干的活告诉他们头目后,他们自己管理,监督苦力干活。
很多汉人老板也愿意这样,不然语言不通,管理,沟通很别扭。
这家砖厂的机器化并不高,只有和泥用到了蒸汽动力搅拌机。
砖坯制作还是要靠人工。
胡湘问宋洋:“有多少党项人,在这里干活,”
“有二百八十名,”宋洋回道。
“你去大名府砖厂参观过吗?”
“去了,去看了,用机器制砖就是快,砖坯挤压的也紧实,”宋洋说道,“就是太贵了,我问了,全套制砖机器下来,得三万块银元,这制砖又不是全年能干,雨季,上冻天,都干不了,”
“建个大厂房,是不是好点?”
“大厂房!”
其实宋洋虽然羡慕机器制砖块,但不舍得投资,这要投资不得几年才能收回本,到时候,三弟官场要是出点差错,被免职了,这砖卖给谁去。
还是挣几年安稳钱算了。
“宋河,官府是不是出台个条文,公家采购砖,优先考虑机器制砖,”
胡湘想通过这个条文,促进机器制砖的展,进而带动机器的需求。
宋河说道:“三公子,有些农户也脱砖坯,卖给小砖窑厂,挣些活钱,这会不会影响他们的生计…”
听到宋河的话,胡湘明白过来,很多农户地里不忙的时候,就在地里脱砖坯,晒干后,卖给砖窑厂。
砖坯太简单易做,这也导致砖坯的价格并不贵,
砖的成本主要是煤炭成本。
胡湘沉思了下,说道,“不要管他们,官府采购砖,只买机器制砖,价格也可以贵一点,”
胡湘的话让宋河心里一阵窃喜,这砖厂也有宋河的股份。
宋河想,官府要是出这样的条文,就是从荣昌钱庄借高息钱,也要购买机器制砖机。
现在秦皇港砖的需求很大,但砖窑厂也不少,几乎村村都有砖窑厂。
要是有了这个条文,那些工部直属工厂,敢不买自己窑厂的砖。
工部直属工厂是秦皇港用砖大户。
虽然宋河是秦皇港商务帮办,但那些工部直属工厂,并不是很卖宋河的面子,还经常压低价格,谁家低买谁的,还要回扣钱。
开砖窑厂成了挣苦力钱。
其实胡湘提出这个条文,出点不是让一些人获利,而是从提高生产力角度考虑的。
从提高生产力考虑,这难免会损坏一些人的利益,而另外一些会获得额外收益。
“三公子,我要给燕山书院捐五间房的砖,”
宋洋在三弟的眼神示意下,忙说道。